5.10.7 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6.1、5.6.2、5.6.5和5.7.1条的规定;
5.6.1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6.2 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6.5 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
(3)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4)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5.7.1 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承插口钢环工作面光洁干净;内衬式管(简称衬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浮渣、露石和严重的浮浆:埋置式管(简称埋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气泡、孔洞、凹坑以及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的现象;
(2) 管内表面出现的环向裂缝或者螺旋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5mm(浮浆裂缝除外);距离管的插口端300mm范围内出现的环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1.5mm;管内表面不得出现长度大于150mm的纵向可见裂缝;
(3) 管端面混凝土不应有缺料、掉角、孔洞等缺陷。端面应齐平、光滑、并与轴线垂直。端面垂直度应符合表5.7.1的规定;
管内径Di (mm)
|
管端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mm)
|
600~ 1200
|
6
|
1400~ 3000
|
9
|
3200~4000
|
13
|
-
外保护层不得出现空鼓、裂缝及剥落;
(5)橡胶圈应符合本规范第5.6.5条规定。
5.6.5 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
(3)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4)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
2 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
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
3 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4 柔性接口的安装位置正确,其纵向间隙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2条的相关规定;
5.6.9 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表5.6.9—1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mm,接口转角应符合表5.6.9—2的规定。
表5.6.9-1钢筋混凝土管管口间的纵向间隙
管材种类
|
接口类型
|
管内径D, (mm)
|
纵向间隙(mm)
|
钢筋混凝土管
|
平口、企口
|
500~600
|
1.0~5.0
|
≥700
|
7.0~15
|
承插式乙型口
|
600~ 3000
|
5.0~1.5
|
表5.6.9-2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接口的允许转角
管材种类
|
管内径D, (mm)
|
纵向间隙(mm)
|
预应力混凝土管
|
500~ 700
|
1.5
|
800~ 1400
|
1.0
|
1600~ 3000
|
0.5
|
自应力混凝土管
|
500~800
|
1.5
|
5.7.2 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理管道承口内侧、插口外部凹槽等连接部位和橡胶圈;
(2) 将橡胶圈套入插口上的凹槽内,保证橡胶圈在凹槽内受力均匀、没有扭曲翻转现象;
(3) 用配套的润滑剂涂擦在承口内侧和橡胶圈上,检查涂覆是否完好:
(4)在插口上按要求做好安装标记,以便检查插入是否到位;
(5) 接口安装时,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达到安装标记为止;
(6)安装时接头和管端应保持清洁;
(7) 安装就位,放松紧管器具后进行下列检查:
1)复核管节的高程和中心线;
2)用特定钢尺插入承插口之间检查橡胶圈各部的环向位置,确认橡胶圈在同一深度;
3)接口处承口周围不应被胀裂;
4)橡胶圈应无脱槽、挤出等现象;
5)沿直线安装时,插口端面与承口底部的轴向间隙应大于5mm,且不大于表5.7.2规定的数值。
表5.7.2管口间的最大轴向间隙
管内径Di( mm)
|
内衬式管(衬简管)
|
理置式管(埋简管)
|
单胶圈(mm)
|
双胶圈(nm)
|
双胶圈(nm)
|
双胶圈(nm)
|
600~ 1400
|
15
|
-
|
-
|
-
|
1200~ 1400
|
-
|
25
|
-
|
-
|
1200~ 4000
|
-
|
-
|
25
|
25
|
检查方法:逐个检查,用钢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5 刚性接口的宽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其相邻管接口错口允许偏差:D1小于700mm时,应在施工中自检;D1大于700mm,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应不大于3mm;D1大于1000mm时,应不大于5mm;
检查方法:两井之间取3点,用钢尺、塞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6 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转角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5条的相关规定;5.6.9 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表5.6.9—1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mm,接口转角应符合表5.6.9—2的规定。
表5.6.9-1钢筋混凝土管管口间的纵向间隙
管材种类
|
接口类型
|
管内径D, (mm)
|
纵向间隙(mm)
|
钢筋混凝土管
|
平口、企口
|
500~600
|
1.0~5.0
|
≥700
|
7.0~15
|
承插式乙型口
|
600~ 3000
|
5.0~1.5
|
表5.6.9-2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接口的允许转角
管材种类
|
管内径D, (mm)
|
纵向间隙(mm)
|
预应力混凝土管
|
500~ 700
|
1.5
|
800~ 1400
|
1.0
|
1600~ 3000
|
0.5
|
自应力混凝土管
|
500~800
|
1.5
|
5.7.5 管道需曲线铺设时,接口的最大允许偏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大于表5.7.5规定的数值。
表5.7.5预 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接口的最大允许偏转角
管材种类
|
管内径D1 ( mm)
|
允许平面转角(°)
|
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
|
600~ 1000
|
1.5
|
1200~ 2000
|
1.0
|
2200~4000
|
0.5
|
检查方法:用直尺量测曲线段接口。
7 管道接口的填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光洁、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填缝材料质量保证资料、配合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