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排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验收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一、检验批划分
按施工段、变形缝划分;对于工程量较少的分项工程可统一划分为一个验收批。
二、主控一般项目
7.2.1 灌注桩排桩和截水帷幕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7.2.2 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层特点确定,且不宜少于2个。
7.2.3 灌注桩排桩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对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7.2.4 灌注桩排桩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 且不得少于5根。采用桩墙合一时,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00%;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灌注桩排桩数量不应低千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3根。当根据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判定的桩身完整性为Ⅲ类、Ⅳ类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
7.2.5 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灌注桩每浇筑50m必须至少留置1组混凝土强度试件,单桩不足50m的桩,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l组混凝土强度试件。有抗渗等级要求的灌注桩尚应留置抗渗等级检测试件,一个级配不宜少于3组。
7.2.6 灌注桩排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7.2.6的规定。
表7.2.6 灌注桩排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
|
序
|
检查项目
|
允许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单位
|
数值
|
主控项目
|
1
|
孔深
|
不小于设计值
|
测钻杆长度或用测绳
|
2
|
桩身完整性
|
设计要求
|
本标准第7.2.4条
|
3
|
混凝土强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28d试块强度或钻芯法
|
4
|
嵌岩深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取岩样或超前钻孔取样
|
5
|
钢筋笼主筋间距
|
mm
|
±10
|
用钢尺量
|
一般项目
|
1
|
垂直度
|
≤1/100≤1/200
|
测钻杆、用超声波或井径仪测量
|
2
|
孔径
|
不小于设计值
|
测钻头直径
|
3
|
桩位
|
mm
|
≤50
|
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
4
|
泥浆指标
|
本标准第5.6节
|
泥浆试验
|
5
|
钢筋笼质量
|
长度
|
mm
|
±100
|
用钢尺量
|
钢筋连接质量
|
设计要求
|
实验室试验
|
箍筋间距
|
mm
|
±20
|
用钢尺量
|
笼直径
|
mm
|
±10
|
用钢尺量
|
6
|
沉渣厚度
|
mm
|
≤200
|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
|
|
7
|
混凝土塌落度
|
mm
|
180~220
|
塌落度仪
|
|
8
|
钢筋笼安装深度
|
mm
|
±100
|
用钢尺量
|
|
9
|
混凝土充盈系数
|
≥1.0
|
实际灌注量与理论灌注量的比
|
|
10
|
桩顶标高
|
mm
|
±50
|
水准测量,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
注:垂直度项括号中数值适用于灌注桩排桩采用桩墙合一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