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规定和说明
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检验批划分:统一规格、相同材料、相同施工工艺的基桩,每500根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根的也必须划为一个检验批。也可按工程的变形缝划分。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核。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抽样数量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主控项目全数检查(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按相应规定数量检验),一般项目至少应抽查20%。
主控项目:检查结果必须全部符合验收规范的规定。
1 桩体质量检验:包括桩完整性、裂缝、断桩等。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对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经过核验的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每个柱下承台不少于1根。检查试验报告。
2 桩位偏差:项目如下表。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3 承载力检测: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地址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每,不应少于2根。其他桩的检测或作为静载荷试验的补充检测,可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同一条件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检查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抽检数量中应有80%及以上合格。检查方法和检查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出无孔隙,观察检查。
桩径:±5mm,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用尺量检查。桩顶平整度:10mm。用水平尺检查。桩体弯曲:<1/1000L(L为两节桩长),尺量检查。
2 接桩:电焊接桩的焊缝质量控制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表5.5.4-2进行,重要工程应对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用秒表测量检查。
上下节平面偏差:<10mm。用尺量检查。
节点弯曲矢高:<1/1000L。接线和尺量检查。
3 停锤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4 桩顶标高:±50mm。用水准仪检查。
检查点数量:每桩检查1处,每处检查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