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网架结构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验收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
检验批划分:
1 钢网架、网壳结构及钢管析架结构的安装工程可按变形缝、空间刚性单元等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或者按照楼层或施工段等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主控项目:
4.8.1 制作螺栓球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产品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8.2 制作封板、锥头和套筒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产品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8.3 制作焊接球所采用的钢板,其品种、规格中、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产品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12.1 钢结构用支座、橡胶垫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产品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7.5.1 螺栓球成型后,表面不应有裂纹、褶皱和过烧。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2 封板、锥头、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7.5.5 焊接球的焊缝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二级焊缝质量等级标准。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超声波探伤或检查检验报告。
11.2.1 钢网架、网壳结构及支座定位轴线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2.1的规定,支座锚栓的规格及紧固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支座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和钢尺实测。
表11.2.1 定位轴线、基础上支座的定位轴线和标高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图 例
|
结构定位轴线
|
l / 20000,且不大于3.0
|

|
基础上支座的
定位轴线
|
1.0
|

|
基础上
支座底标高
|
±3.0
|

|
11.2.2 支座支承垫块的种类、规格、摆放位置和朝向,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橡胶垫块与刚性垫块之间或不同类型刚性垫块之间不得互换使用。
检查数量:按支座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4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实测。
11.3.1 钢网架、网壳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荷载条件下挠度计算值的1.15倍。
检查数量:跨度24m及以下钢网架、网壳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跨度24m以上钢网架、网壳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及各向下弦跨度的四等分点。
检验方法:用钢尺、水准仪或全站仪实测。
一般项目:
7.5.6 螺栓球螺纹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GB/T 196的规定,螺纹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公差》GB/T 197中6H级精度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标准螺纹量规检查。
7.5.7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7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7的规定。
表7.5.7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球直径
|
D≤120mm
|
+2.0mm
-1.0mm
|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
检查
|
D>120mm
|
+3.0mm
-1.5mm
|
球圆度
|
D≤120mm
|
1.5mm
|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
检查
|
120mm<D≤250mm
|
2.5mm
|
D>250mm
|
3.5mm
|
同一轴线上
两铣平面平行度
|
D≤120mm
|
0.2mm
|
用百分表V形块
检查
|
D>120mm
|
0.3mm
|
铣平面距球中心距离
|
±0.2mm
|
用游标卡尺检查
|
相邻两螺栓孔中心线夹角
|
±30′
|
用分度头检查
|
两铣平面与螺栓孔轴线垂直度
|
0.005r(mm)
|
用百分表检查
|
注:D为螺栓球直径;r为铣平面半径。
7.5.8 焊接球表面应光滑平整,局部凹凸不平不应大于1.5mm。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弧形套模、卡尺和观察检查。
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9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符合表7.5.9的规定。
表7.5.9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球直径
|
D≤300
|
±1.5
|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
检查
|
300<D≤500
|
±2.5
|
500<D≤800
|
±3.5
|
D>800
|
±4.0
|
球圆度
|
D≤300
|
1.5
|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
检查
|
300<D≤500
|
2.5
|
500<D≤800
|
3.5
|
D>800
|
4.0
|
壁厚减薄量
|
t≤10
|
0.18t,且不大于1.5
|
用卡尺和测厚仪
检查
|
10<t≤16
|
0.15t,且不大于2.0
|
16<t≤22
|
0.12t,且不大于2.5
|
22<t≤45
|
0.11t,且不大于3.5
|
t>45
|
0.08t,且不大于4.0
|
对口错边量
|
t≤20
|
1.0
|
用套模和游标卡尺
检查
|
20<t≤40
|
2.0
|
t>40
|
3.0
|
焊缝余高
|
0~1.5
|
用焊缝量规检查
|
注:D为焊接球的外径;t为焊接球的壁厚。
11.2.3 支承面顶板的位置、顶面标高、顶面水平度以及支座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2.3的规定。支座锚栓的紧固应满足设计要求。
表11.2.3 支承面顶板、支座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支承面顶板
|
位置
|
15.0
|
顶面标高
|
0
-3.0
|
顶面水平度
|
l / 1000
|
支座锚栓
|
中心偏移
|
±5.0
|
注:l为顶板长度。
检查数量:按支座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4处。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水准仪、水平尺和钢尺实测。
11.3.3 小拼单元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单元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辅助量具实测。
表11.3.3 小拼单元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节点中心偏移
|
D≤500
|
2.0
|
D>500
|
3.0
|
杆件中心与节点中心的偏移
|
d(b)≤200
|
2.0
|
d(b)>200
|
3.0
|
杆件轴线的弯曲矢高
|
—
|
l1 / 1000,且不大于5.0
|
网格尺寸
|
t≤5000
|
±2.0
|
t>5000
|
±3.0
|
锥体(桁架)高度
|
h≤5000
|
±2.0
|
h>5000
|
±3.0
|
对角线尺寸
|
A≤7000
|
±3.0
|
A>7000
|
±4.0
|
平面桁架节点处杆件轴线错位
|
d(b)≤200
|
2.0
|
d(b)>200
|
3.0
|
注:D为节点直径,d为杆件直径,b为杆件截面边长,l1为杆件长度,l为网格尺寸,h为锥体(桁架)高度,A为网格对角线尺寸。
11.3.4 分条或分块单元拼装长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辅助量具实测。
表11.3.4 分条或分块单元拼装长度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分条、分块单元长度≤20m
|
±10.0
|
分条、分块单元长度>20m
|
±20.0
|
11.3.5 钢网架、网壳结构安装完成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钢尺、经纬仪和全站仪等实测
表11.3.5 钢网架、网壳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纵向、横向长度
|
±l / 2000,且不超过±40.0
|
支座中心偏移
|
l / 3000,且不大于30.0
|
周边支承网架、网壳相邻支座高差
|
l1 / 400,且不大于15.0
|
多点支承网架、网壳相邻支座高差
|
l1 / 800,且不大于30.0
|
支座最大高差
|
30.0
|
注:l为纵向或横向长度;l1为相邻支座距离。
11.3.6 钢网架、网壳结构安装完成后,其节点及杆件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的疤痕、泥沙和污垢。螺栓球节点应将所有接缝用油腻子填嵌严密,并应将多余螺孔密封。
检查数量:按节点及杆件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件节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