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控项目:
6.0.2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6.0.3 在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0.4 应按照配模设计要求检查可调钢支撑等支架的规格、间距、垂直度、插销直径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支架设计图纸检查。
6.0.5 应按本规程5.3节对销钉、背楞、对拉螺栓、定位撑条、承接模板和斜撑的预埋螺栓等的数量、位置进行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检查。
二、一般项目:
6.0.6 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的接缝应平整、严密,不应漏浆;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0.7 应按本规程第5.2.4条规定检查模板起拱情况。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6.0.8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0.8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表6.0.8 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允许偏差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
3
|
预埋螺栓
|
中心线位置
|
2
|
外露长度
|
+10 0
|
预留洞
|
中心线位置
|
10
|
尺寸
|
+10 0
|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6.0.9 模板安装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置等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0.9的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的有关规定。早拆模板支撑系统的支撑偏差应符合本规程5.2.5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检验批内,抽查构件数量不少于10%,且不少于3件(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表6.0.9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模板垂直度
|
5
|
水准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梁侧、墙、柱模板平整度
|
3
|
水准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墙、柱、梁模板轴线位置
|
3
|
水准仪或钢尺检查
|
底模上表面标高
|
±5
|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
截面内部尺寸
|
柱、墙、梁
|
+4 -5
|
钢尺检查
|
单跨楼板模板的长宽尺寸累计误差
|
±5
|
水准仪或钢尺检查
|
相邻模板表面高低差
|
1.5
|
钢尺检查
|
梁底模板、楼板模板表面平整度
|
3
|
水准仪或2m靠尺、塞尺检查
|
相邻模板拼接缝隙宽度
|
≤1.5
|
塞尺检查
|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