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沉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 原材料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各项性能检验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各项性能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2 钢筋混凝土管节制作中的钢筋、模板、混凝土质量经验收合格;
检查方法: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3 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浇筑记录,检查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渗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底板、侧墙、顶板、后浇带等每部位的混凝土,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且每浇筑100m3为一验收批:抗压强度试块留置不应少于1组;每浇筑500m3混凝土及每后浇带为一验收批,抗渗试块留置不应少于1组。
4 混凝土管节无严重质量缺陷;
检查方法:按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进行观察,对可见的裂缝用裂缝观察仪检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5 管节抗渗检验时无线流、滴漏和明显渗水现象;经检测平均渗漏量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逐节检查;进行预水压渗漏试验;检查渗漏检验记录。
一般项目
6 混凝土重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十0.01t/m3.一0.02t/m3;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试块重度检测报告,检查原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施工记录等。
7 预制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防水层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按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8 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表7.4.3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数量
|
检查方法
|
范围
|
点数
|
1
|
外包尺寸
|
长
|
±10
|
每10m
|
各4点
|
用钢尺量测
|
宽
|
±10
|
高
|
±5
|
2
|
结构厚度
|
底板、顶板
|
±5
|
每部位
|
各4点
|
侧墙
|
±5
|
3
|
断面对角线尺寸差
|
0.5%L
|
两端面
|
各2点
|
4
|
管节内净空尺寸
|
净宽
|
±10
|
每10m
|
各4点
|
净高
|
±10
|
5
|
顶板、底板、外侧墙的主纲筋保护层厚度
|
±5
|
每10m
|
各4点
|
6
|
平整度
|
5
|
每10m
|
2点
|
用2m直尺量测
|
7
|
垂直度
|
10
|
每10m
|
2点
|
用垂线测
|
注: L为断面对角线长(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