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 控 项 目
1 混凝土原材料与混凝土面层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0.8.1条关于主控项目的有关规定。
10.8.1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1次。
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
2)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下料尺寸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用钢尺量,检查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钢纤维的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范第10.1.7条的有关规定。
10.1. 7 用于混凝土路面的钢纤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
2 钢纤维长度应与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1/3;最大长度不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钢纤维长度与标称值的允许偏差为±10%。
3 宜使用经防蚀处理的钢纤维,严禁使用带尖刺的钢纤维。
4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钢纤维》YB/T151的有关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5)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本规范第l0.1. 2、l0.1.3条的有关规定。
10. 1.2 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10.1.2-1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次干路、支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不应低于Ⅰ级。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表10. 1. 2-1 粗集料技术指标
项目
|
技术要求
|
Ⅰ级
|
Ⅱ级
|
碎石压碎指标(%)
|
<10
|
<15
|
砾石压碎指标(%)
|
<12
|
<14
|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
<5
|
<8
|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
<5
|
<15
|
含泥量(按质量计)(%)
|
<0. 5
|
<1. 0
|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
<0
|
<0. 2
|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
合格
|
合格
|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
<0. 5
|
<1. 0
|
空隙率
|
<47%
|
碱集料反应
|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小于0. 10%
|
抗压强度(MPa)
|
火成岩,≥100;变质岩,≥80;水成岩,≥60
|
2 粗集料宜采用人工级配。其级配范围宜符合表10.1.2-2的规定
表10. 1. 2-2 人工合成组配范围
粒径
级配
|
方筛孔尺寸(mm)
|
2. 36
|
4. 75
|
9. 50
|
16. 0
|
19. 0
|
26. 5
|
31. 5
|
37. 5
|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
4. 75~16
|
95~100
|
85~100
|
40~60
|
0~10
|
—
|
—
|
—
|
—
|
4. 75~19
|
95~100
|
85~95
|
60~75
|
30~45
|
0~5
|
0
|
—
|
—
|
4. 75~26. 5
|
95~100
|
90~100
|
70~90
|
50~70
|
25~40
|
0~5
|
0
|
—
|
4. 75~31. 5
|
95~100
|
90~100
|
75~90
|
60~75
|
40~60
|
20~35
|
0~5
|
0
|
3 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应大于26.5mm,碎石不应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10. 1. 3 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
2 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3的规定。
表10.1. 3 砂的技术要求
项目
|
技术要求
|
颗粒级配
|
筛孔尺寸
(mm)
|
粒径
|
0. 15
|
0. 30
|
0. 60
|
1. 18
|
2. 36
|
4. 75
|
累计筛余量
(%)
|
粗砂
中砂
细砂
|
90~100
90~100
90~100
|
80~95
70~92
55~85
|
71~85
41~70
16~40
|
35~65
10~50
10~25
|
5~35
0~25
0~15
|
0~10
0~10
0~10
|
泥土杂物含量
(冲洗法)(%)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1
|
<2
|
<3
|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折算为SO3)(%)
|
<0. 5
|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
≤0. 01
|
≤0. 02
|
≤0. 06
|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
|
其他杂物
|
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
|
3 使用机制砂时,除应满足表10. 1. 3的规定外,还应检验砂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4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
5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应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
6)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3款的规定。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检查数量:同水源检查1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分析报告。
2 混疑土面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混凝土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³时按1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l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l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测l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
3)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测1点。
检验方法:铺砂法。
二、一 般 项 目
2 水泥混凝上面层外观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l0.8.1条一般项目的有关规定。
10.8.1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4)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板面平整、密实,边角应整齐、无裂缝,并不应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踏痕、积水等现象,蜂窝麻面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的0. 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量测。
5)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内全部贯通,传力杆应与缝面垂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6)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8.1的规定。
表10. 8. 1 混凝土路面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或规定值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
次干路、支路
|
范围
|
点数
|
纵断高程(mm)
|
±15
|
20m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中线偏位(mm)
|
≤20
|
100m
|
1
|
用经纬仪测量
|
平整度
|
标准差σ(mm)
|
≤1. 2
|
≤2
|
100m
|
1
|
用测平仪检测
|
最大间隙(mm)
|
≤3
|
≤5
|
20m
|
1
|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
宽度(mm)
|
0
-20
|
40m
|
1
|
用钢尺量
|
横坡(%)
|
±0. 30%且不反坡
|
20m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井框与路面高差(mm)
|
≤3
|
每座
|
1
|
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
|
相邻板高差(mm)
|
≤3
|
20m
|
1
|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
纵缝直顺度(mm)
|
≤10
|
100m
|
1
|
用20m线和钢尺量
|
横缝直顺度(mm)
|
≤10
|
40m
|
1
|
蜂窝麻面面积① (%)
|
≤2
|
20m
|
1
|
观察和用钢尺量
|
注:①每20m查1块板的侧面。
3 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2.4的规定。
表12. 2. 4 广场、停车场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查方法
|
范围
|
点数
|
高程(m)
|
±10
|
施工单元①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平整度(m)
|
≤5
|
10m×10m
|
1
|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
宽度
|
不小于设计规定
|
40m②
|
1
|
用钢尺或测距仪量测
|
坡度
|
±0. 3%且不反坡
|
20m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井框与路面高差(mm)
|
≤5
|
每座
|
1
|
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取最大值
|
相邻块高差(mm)
|
≤3
|
10m×10m
|
1
|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
纵缝直顺度(mm)
|
≤10
|
40m×40m
|
1
|
用20m线和钢尺量
|
横缝直顺度(mm)
|
≤10
|
40m×40m
|
1
|
蜂窝麻面面积③(%)
|
≤2
|
20m
|
1
|
观察和用钢尺量
|
注:①同表12.2.1注。
②适用于矩形广场与停车场。
③每20m查1块板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