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钢筋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一、填写依据:
《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46-047-2018
二、检验批划分:
3.0.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三、规范摘要:
主控项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OO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O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2.2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2.3 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弯钩,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查方法:尺量。
5.2.4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重量偏差检验不合格时,不得进行复验。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抽取3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5.2.5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无法从工程实体中截取时,允许采用平行加工试件。
检查数量:分别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5.2.6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
5.2.7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5.3.1 钢筋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成型钢筋应进行外观质量和持平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3.2 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以及预埋件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5.3.3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查数量:分别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3.4 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的设置及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宜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3.5 与预制构件连接的定位钢筋、连接钢筋、桁架钢筋及预埋件等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5.3.6 预埋于现浇混凝土内用于钢筋套筒灌浆接头的预留钢筋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6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5.3.7 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7的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